许多企业北单官网:电力信息化即用电管理存在如下问题:
电力信息化、电能管理思想模糊;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重生产、轻保障,将配网的预防性维护全寄托在供电局,没有配置专业的供配电工程师;
电力信息化、电能管理方法传统:电费供电局说了算,用电设备电工说了算,企业管理者对电说什么都不算,在电能这项成本控制上显得无能为力;
管理手段落后:电房人工值班,网损顺其自然,设备坏了再修;
变压器、开关、线路负荷分配不均衡:很少考虑效率高低。
电力信息化、配电网络运行可靠性低:供电系统运行好坏谁也没数,听天由命。
电能质量不稳定:出现突发事故就推到电能质量的问题上。
电能效率低:企业单产电耗是通过财务反退得出,没有最佳值。

四川某大型电子产品代工工厂,总共有10栋厂房,拥有几百条自动化生产线,耗电设备种类非常的多,包括电机水泵、照明、空调设备等主要设备。每个月耗电几千万度,但是供电局只对进线计量柜的电能表抄表收费,厂内电能浪费严重,最终上了智能化电力监控项目。
电力信息化项目实施方案
要实现对每一台机器和每一条生产线用电量的统计,及对每一出线回路电能数据的采集,必须在每一出线回路安装一块电能计量表,但目前市场上的电能计量表普遍采用传统的壁挂式安装方式,体积大,安装不方便。而且每一条生产线的配电箱是活动,会根据生产产品的设备配置需求,改变负荷配置或者更换配电箱,多用的排骨配电箱,而且单相三相混合使用因此用电相当复杂。
根据这个情况,采用我公司生产导轨式电能表(DTS860和DTS863)和多路测控装置(DTL2024)结合。通过RS485双绞线连接到通讯管理机,最终进入电能管理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电力信息化实施后的功能与效果:
电能管理的可视化
系统通过安装在企业配网中主要受电点和枢纽配电柜中的电能监测装置采集的配网的电力、电量、电能质量信号,再将信号转换为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存储、计算和分类存储到数据库中,然后通过计算软件将电能以图表的形式进行展示。电能管理人员可通过计算机看到电能的输入、传输、消耗的全过程。
电力信息化、电能实时监测
系统实时提供配网电压与电流、各相负载情况、运行效率、功率因数、电能质量、谐波畸变率以及三相负载不平衡、电网损耗等状况,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了实时决策分析、优化配电的可靠依据。
电力信息化、电能审计
通过系统可在线收集电能审计第一手数据资料,科学准确审计企业、车间、生产线、设备的能耗,并自动计算公布企业的日、周、月、季、年的能耗指标和资料。另外,可以根据电能污染情况和企业产值计算编制清洁电能耗。
电力信息化、电能评估
通过系统提供的国际、国内行业、产品的能耗水平数据对企业的用电水平作出科学的评价。并对企业的电能质量、用电水平和用电安全评定Ⅰ、Ⅱ、Ⅲ级,等级评定标准参照相关行业标准。另外,产品对配网可进行安全、可靠性评估。
电力信息化、节电评估
根据系统资料和实测数据计算需求侧的理论电能耗,并估算其节电空间。
电能质量监测与分析
电能质量有电压偏差、频率偏差、电压波动、谐波畸变率、三相不平衡度五大指标评价,产品可实时监测其变化情况。
电力信息化、电能考核
系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按班次、人员、时间、设备进行电能审计和考核。系统实时、准确、灵活计算各车间、班次、人员、设备用电量,并与公司的考核机制进行结合,自动计算考核成绩。
电力信息化、配网运行警告
按用户的实际需要,可在任何时间在显示屏上通过弹出报警窗口方式显示各监测点最新的报警信号和提示,及时反映事故报警,并产生报警声音(用户可以指定在某些事件发生时或保护动作时自动发出报警)包括音响报警,语音报警,警铃报警。报警信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队,报警信号分不同的报警级别,并用闪烁和不闪烁来区别某一报警是否已确认或已处理。所有报警信息均存储在事件记录中,作为对该报警之事后分析依据。